上海消保委发布比试结果:竹纤维餐具并不比普通密胺餐具更安全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密胺餐具因其轻便、上海试结耐摔、消保纤耐热等特点在厨房、布比并不比普餐饮场所广泛使用。果竹作为密胺餐具中的餐具一种,竹纤维餐具主打安全、通密环保等宣传卖点,胺餐安全受到不少家长的具更亲睐。近日,上海试结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密胺类餐具比较试验结果,消保纤30件样品中有1件样品在材质中检测出禁用物质;9件样品耐湿热、布比并不比普耐污测试不达标。果竹
为了解竹纤维餐具与普通密胺餐具品质上的餐具差异,上海市消保委对市场上销售的通密30件密胺类餐具进行了比较试验(线上16件,线下14件),胺餐安全包括了17件标称含竹纤维的餐具,13件普通密胺餐具,价格从7.9元至89元不等。主要针对其有害物质迁移(包括特殊高温条件)、材质、耐用性能、脱色等项目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在材质方面,28件样品表层与内层材料均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2件样品分别检出脲醛树脂与聚氨酯,其中标称由广州好耐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密胺仿瓷餐盘五格,其内层主体材质检测出含脲醛树脂。据悉,脲醛树脂并不在国家标准允许的食品接触产品塑料树脂清单中,且在使用中易析出甲醛和尿素,安全性和耐用性均不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竹纤维餐具内外主体材质均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只是添加了一定比例的竹纤维填料,与普通密胺餐具无本质区别。
在耐用性能(耐湿热性与耐污染性)方面,有5件样品产生裂纹,其中4件为竹纤维餐具,1件为普通密胺餐具,如标称由广州简米餐具有限公司生产的网纹山水8.5英寸面碗,经相关测试后,边缘出现裂纹;4件样品的耐污染性较差,其中3件为竹纤维餐具,1件为普通密胺餐具,如标称由安徽轻工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天然竹纤维多用浅碗,经相关测试后,有明显污染。
在有害物质迁移方面,30件样品均符合标准要求。1件采自于淘宝弘毅生活馆,标称由浙江浅初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竹纤维儿童餐盘小马,该产品无使用年龄等禁忌或警示,其三聚氰胺特定迁移量为1.5mg/kg,虽然符合国家对于密胺树脂的常规卫生安全使用要求,但是超过了国家对于生产接触婴幼儿(0-3岁)食品的塑料材料或制品的相关标准要求(标准要求:≤1mg/kg)。
在特殊高温试验测试中,有7件样品宣称可以在超过100℃的环境下使用,13件样品则未明示适用温度、使用禁忌等条件。试验结果显示,部分样品在100℃高温条件下,有害物质容易迁移,在酸性环境下有害物质迁移量数值更明显。从样品类别来看,竹纤维餐具在同等条件下,总体表现不如普通密胺餐具,以4%乙酸环境下的数据为例,竹纤维餐具有害物质的迁移均量普遍比普通密胺餐具高,个别数据甚至超出1倍。
消费提示
切忌用微波炉加热密胺餐具
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密胺餐具时首先要查看餐具有无色差、斑点或杂色,餐具表面是否光滑,底部是否平整,图案是否清晰,有无起皱或气泡。检查餐具有无刺激性气味;可使用白色纸巾反复擦拭餐具有颜色的部位来判断是否有褪色等现象,一般选择白色或浅色餐具更为安全。此外,理性看待产品宣传,一些打着“绿色”“环保”“安全”等概念的竹纤维餐具,其本质就是密胺餐具。
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避免高温条件下使用,不能用微波炉加热,不要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下使用以及在高温下长期用其盛放酸性、油性食物。不宜用强酸强碱类洗涤剂及钢丝清洁球清洗餐具,以免破坏餐具表面结构。若密胺餐具出现明显变色或裂纹,须及时更换。
责任编辑:24
- [2025-05-17 07:29] 信息不对称成为纠纷主因 浙江台州发布二手车消费调查报告
- [2025-05-17 07:14] 湖北:四项举措夯实野生动物网上交易监管
- [2025-05-17 07:12] SDK违规搜集个人信息被曝光 上海市消保委将持续发布最新测试信息
- [2025-05-17 07:02] 涉黄涉赌擦边球不断 直播平台饮鸩止渴拼流量
- [2025-05-17 06:54]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选购儿童服装“四注意”
- [2025-05-17 06:46] 周一也能参观了 多家博物馆取消闭馆日
- [2025-05-17 06:44] 汇集300余件作品,韩美林艺术展在广州开幕
- [2025-05-17 06:27] 挽回损失20余万元 江西重拳打击认证违法违规行为
- [2025-05-17 06:26] 北京石景山紧急彻査汉堡王 未发现问题
- [2025-05-17 06:19] “低价捡漏”套路深 “任意住”难任意 深圳公布一季度投诉热点
- [2025-05-17 06:06] 纪录片《何以“湘”逢》:聚焦在湘青年创业生态
- [2025-05-17 05:26] 河北发布文具盒、书写笔等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风险警示
- [2025-05-17 05:22] 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湖北武汉曝光6起典型案例
- [2025-05-17 05:21] 河北召开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座谈会
- [2025-05-17 05:19] “米扬丽格”美容机构被疑偷梁换柱 “进口鼻”歪成了“国产鼻”
- [2025-05-17 05:17] “低价捡漏”套路深 “任意住”难任意 深圳公布一季度投诉热点
- [2025-05-17 05:15] 冻虾仁里虾壳占一成 超市全额退款并赔偿
- [2025-05-17 05:02] 非遗“碰撞”书香!苏州为居民群众送去“阅读春风”
- [2025-05-17 04:50]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消费提示:四大低价套路专坑消费者
- [2025-05-17 04:47]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7类产品消费提示 6岁以上儿童方可使用电动牙刷